新农村网

和谐村庄 >>和谐村庄 >> 情在农村 >>正文
爱在新农村 暖意情浓浓
2012-3-10

      

爱在新农村 暖意情浓浓 全面实施“新农村?新青年”发展计划/团杭州市西湖区委

      作者:admin 来源:团浙江省委

 为全面实施“新农村•新青年”发展计划,切实发挥共青团组织在发展新农业、建设新农村、培养新农民、服务新市民中的积极作用,引导广大青年在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建功成才,去年11月至今,西湖团区委在全区各级团组织中集中开展了“青春建功新西湖,携手爱在新农村”行动。通过服务农村建设、服务农村贫困学生,服务新农村来杭务工青年,切实提高了共青团组织服务新农村建设和发展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成效明显。我们的做法是:
         一、早部署早落实,有效服务农村远程教育工作
        去年,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在全区全面辅开。团区委作为此项工作的成员单位之一,专题召开常委会研究相关工作,就如何认真落实《西湖区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实施方案》和《西湖区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单位工作职责》进行工作部署,进一步明确工作目标,并及时、有效地开展相关配套工作。
        一是制定志愿者活动方案,要求区志愿者工作指导中心根据总体方案中规定的工作职责,制定进一步完善志愿者招募、培训等活动的计划。
        二是向辖区内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科技学院等重点高校的青年职业技能导航志愿服务总队发出招募通告,吸纳一批具备专业微机操作知识,富有精湛的系统软件安装、卸载、维护技术的优秀大学生志愿者参与此次活动。在整个招募过程中,严格按照“二优一有”的标准认真把关。“二优”是指品行优、技术优,要求被招募的志愿者应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能吃苦耐劳,甘于奉献;应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熟练的技术操作能力;“一有”是指有时间,因为整个活动时间跨度较大,既有受训学习任务又有下乡建站管理工作,因此要求参加的志愿者能合理安排时间,确保工作培训进度按时高效完成。经层层选拔,我们成立了由200余名来自于浙江工业大学、浙江科技学院软件系的优秀大学生组成的农村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援助志愿服务队。
        三是认真组织志愿者参加有关培训教育课程,一方面加强服务理念教育,统一思想;另一方面促进对远程教育系统技术要点的掌握,特别是点对点的综合协调、跟踪管理等工作。
        四是鼓励各乡镇团委的广大团干部、团员青年们积极配合,认真参与现代远程教育工作,把其作为增强共青团员意识主题教育活动的新载体,动员团员青年努力当好宣传员、操作员、小教员。
        此外,春节前,各服务小队还专门上门回访,解决故障、集中维护再调试,针对前期的志愿服务工作向当地村干部征求意见和建议。
        二、新载体新形式,切实关爱农村贫困家庭
        为把“爱在新农村”行动进一步推向深入,能使更多的农村贫困学生家庭真正受益,2006年11月底,团区委在袁浦小学举行了“爱在新农村-2006暖冬”行动暨民生“小英才”成长助学基金启动仪式。“暖冬”行动由“牵手计划、爱心计划、服务计划、读书计划、欢乐计划”五部分组成,旨在通过城乡互动、村社共建、助学帮困、志愿服务等形式,有效服务农村青少年的成长成才。
        一是牵手计划。团区委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将城市社区团支部与农村团支部进行结对,成立共建互联的关系,实现组织联建、思想联抓、活动联谊、对子联结的新格局。通过结对,一方面增进了基层村社团支部的了解与友谊,另一方面也加大了对农村贫困学生家庭的结对力度,由原来的1 1变为1 2。
        二是爱心计划。民生银行杭州信用卡中心与团区委合作成立了一项专项助学基金———民生小英才基金。信用卡中心免费成功核发一张民生卡的同时向基金捐助10元钱,全部所得按照每学期200元/人的标准发放给结对的农村贫困小学生。按照结对协议,结对单位还需组织受助学生参与团区委和信用卡中心组织的各类社会体验公益活动。截止2007年4月,此次活动的发卡数接近700张,按照20位申领者结对一个贫困学生的标准,民生银行第一笔7000元助学基金也全部到位,目前已发放到各结对学生手中。此外,2006年12月8日,团区委联合区教育局、杭州海尔工贸公司共同举办了“走进新农村暨志愿者冬日送温暖行动”,海尔的星级服务志愿者和西湖区各乡镇的志愿者代表们,随同满载着爱心与温情的6辆送暖车把价值2万元的温暖物资送到了50户已结对的农村贫困学生家庭。
        三是服务计划。自“爱在新农村”活动开展以来,全区各级团组织和志愿服务组织纷纷组队深入转塘镇、蒋村乡、周浦乡、袁浦乡等各农村集镇,以“志愿服务新农村”为载体,定期定时深入村社开展各种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得到农村群众的普遍欢迎。目前,全区所辖七个乡镇均建有各具特色的志愿服务队共计55支,乡镇本地志愿者人数2600余人。
        四是读书计划。留下镇、三墩镇、部分非公企业等各级团组织积极响应团区委倡议,广泛发动团员青年为农村青年中心捐赠图书,活动开展以来,共计捐赠图书16000余册。留下镇团委的“新长征路上的图书馆”还为农村青年提供了很多关于长征故事的书籍。
        五是欢乐计划。为丰富农村青年的文化生活,全区各级团组织开展了文艺下乡、蓝球足球联赛、趣味运动会等联谊活动。团区委还专门组织农村青年参与文化交友活动,加大城乡青年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三、重贴近重实效,诚挚关心新农村外来建设者
        外来务工青年是新农村建设的一支中坚力量。自2006年年初,团区委在三墩同仁家园工地拉开了“四送一助”暨“真情服务进工地”志愿服务新农村活动的序幕以来,以送知识、送健康、送文化、送温暖、助成长为内容的特色活动在西湖区广泛开展。各级团组织以务工青年的实际需求为导向,把丰富的文化生活、健康的生活态度、文明的礼仪风尚、实用的科学知识送进务工青年集聚的企业和工地,切实帮助来杭务工青年解决实际困难。
         一是贴近需求。团区委在三墩镇开展了针对务工青年的生活、学习、工作等需求的问卷调查,并以新成立的三墩镇青年中心为基础,建立了青年中心来杭务工青年法制学校,聘请了有关专业人士作为志愿者导师,定期给务工青年讲课。同时,青年中心还向辖区务工青年发放了活动小时卡,免费提供台球、溜冰、电脑等活动项目。2006年11月份,团区委与市劳动保障局咨询服务中心在三墩镇建立了“新农村建设服务基地”,为当地农村青年提供劳动保障、普法维权、政策咨询等方面的服务,帮助他们了解法律法规知识,增强他们的维权意识和能力,切实帮助解决他们在生活中实际遇到有关劳动保障方面的各种问题。今年春节前,团区委还结合职业青年技能导航计划,专门为来杭务工青年开设了餐饮、礼仪等培训课程,帮助他们增进创业就业的综合能力,也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二是贴近生活。为吸纳更多的来杭务工青年代表参与新农村建设,团区委在浙江三丰公司、中宙建设集团组建了来杭务工青年志愿服务总队,目前人数已近1000人。志愿者们还将《奉献光和热  共建新农村》的倡议书发放到各个建筑工地,引导务工青年在第二故乡求实创新,安居乐业,为新西湖建设贡献力量。
        春节前,中宙建设集团团委开展了“快乐回家———一百个幸福瞬间”活动,针对部分因工期原因而不回家的务工青年,团委主动为他们拍照留影,并附上团委的新年贺词,由同乡带回老家或者通过邮局寄送。此次活动不仅使务工青年们感受到了团委的关爱,更让远在千里之外的家人们体会到了特殊的温暖。从去年11月至今,全区“双千结对”又新增20对,各结对单位不仅在物质生活上给予务工困难家庭子女以真切关怀,更是通过谈心、上门走访等鼓励他们树立信心、自强自立,真正成为这些结对学生的良师益友。
        “爱在新农村”的活动仍在继续,为新农村奉献的热血激情仍在继续,广大团员青年建设新农村的各项伟大事业更在继续!西湖团区委将把此次活动作为2007年“打造品质青春  构建和谐西湖”主题活动的亮点之一来抓,争取取得更大的现实意义和成效。

[发表/查看评论]

  新闻投稿/广告投放/频道合作 联系人:黎主管 EMAIL:2408803090@qq.com

 

开心一刻.漫画地带

新农村网搞笑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