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网

村官动态 >>村官动态 >> 村官视点 >>正文
女大学生村官的成长故事
2012-3-29
 文章来源:海门日报  

        2008年秋天,一群刚走出大学校园的毕业生,带着他们的智慧和豪情来到海门,成为第一批被选派到农村工作的优秀大学生。3年即将过去,这些大学生村官们有的离开了,有的在迷惘,有的一路奋斗……近日,记者采访了两个女大学生村官,听她们讲述自己的成长故事…

  家住海门镇中海村的黄海燕总说自己是农村姑娘,但当她接手社区工作后,很快便进入了状态;施夏燕是个都市女孩,白净的皮肤、时尚的打扮,也让人看不出她是一个在农村工作了2年多的小村官。

  两个看上去娇小的丫头,内心都是非常执着坚定的。在党的领导下,在和群众的交流中,她们“大有作为”。

  从大学生到社区一把手

  1985年出生的黄海燕是个看上去柔弱,内心却十分坚强的小姑娘。2008年10月,她来到海门镇沙东村,成为了一名大学生村官,后任海门市海门镇沙东村副书记,2011年初任狮山路社区党支部书记。黄海燕的QQ状态上每天都会显示不同的内容,“上午开会,有事请电话联系”、“今晚之前务必完成两篇总结”、“做好扶贫调查表”……这些都是她要做和正在做的工作,近日,黄海燕又担当起海门镇镇长助理的职务来,她说这是对她过去工作的充分肯定,她非常开心。

  黄海燕告诉记者:“基层的发展,需要知识去武装,需要文化去熏陶,需要爱去关怀,需要协调维护,需要在创新中求生存,在这些过程中,我当政策法规的宣传者,当孩子们的小老师,当群众的贴心棉袄,当拆迁工作的小配角……”

  不管是什么工作,只要到了黄海燕的手中,她总是会全力以赴去完成,而且告诉自己要做到最好。在沙东村的时候,她负责暑期乐园的开展,当不少小朋友表示遇到很多不会做的题目时,她突发奇想建立了QQ群,为本村的孩子答疑解惑。她的创举,为孩子们解决学习交流提供了一个平台,得到了孩子家长的好评。

  建设农家书屋的时候,她采取了网上登记造册的电子化方式,实现“一一对应”和“日日开放”制,不到半分钟就能找到群众想找的任意一本书。由于其新颖的管理方式,沙东村书屋今年被评为“省百佳农家书屋”,她也成为了市优秀农家书屋管理员。黄海燕笑着说道:“农村的村干部和群众沟通的经验比我强,但是我能用我在学校学到的高科技为大家服务,也感到非常自豪!”

  虽然从小衣食无忧,但是黄海燕还是非常关心群众民生。她与本村32名党员代表紧密联系时刻沟通,共同走村拜户,受益群众达到百余户。在敬老院、留守儿童之家、妇女检查现场、弱势群体的家中……都能在人群中看到这个娇小忙碌的身影。当年仅22岁的小向准备计划外生二胎时,未婚的她作为妇女干部,克服内心的羞涩和胆怯,对小向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做起了思想工作;当大年三十前晚倪永良家闹火灾时,顾不上母亲的唠叨,亲朋好友的不解,毅然与村委会人员第一时间奔赴到现场;当知道25组小王被父母抛弃后,她长期与她保持着紧密的联系,关心着她……

  农村工作主抓创业致富,“苗木基地”与“河蟹养殖”是沙东村的主要特色。这里,黄海燕又没有闲下来,她积极向苗木基地的负责人黄惠生讨教,向他讨经验长知识。与苗圃包工头秦志成互联,做起了“牵线搭桥”工作,为他不断输送村级人员,在原基础上再次解决了本村30余名群众的就业问题。她还利用网上村村通,发布村民有意出售的产品,像贝母、鸡蛋、草鸭蛋等,卖得非常地红火。

  黄海燕告诉记者,拆迁工作是农村的重头戏,在那段时间里,她学到了很多工作的经验。在青西河绿化带、嘉陵江路南延、长江路南延、珠江路南延以及南京路西延、南通三建地段总共200多户的拆迁,以及拆迁所涉及到的3089个坟墓的迁移,让她深切感受城市南进的力量。她笑道:“这样的工作,让我在泥土的芬芳中迅速成长起来。让我懂得,不管做什么工作,都要始终保持一颗不厌其烦的炽热的心。这让我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加有激情。”

  农村和社区的工作始终有些不同,2011年是黄海燕接受新挑战的开始,她被调到东洲街道狮山社区居委会担任党支部书记,开始独当一面。为了熟悉社区情况,她大小事务都亲力亲为。召开党员大会、排查重点人员,保证社区稳定,及时解决居民反映的“ 下水道堵塞”、“水管老化”、“化粪池泄漏”、“小区养殖动物”、“绿化失重”、“邻里纠纷”等问题。作为一个涉世不深的小姑娘,有时候看到陌生人还会带着几分腼腆,但是黄海燕还是鼓足勇气多次上门拜访统筹共建单位,在他们的支持下为社区老党员订阅了报纸,并成功拉到了1000元春节慰问赞助款。

  黄海燕的工作能力得到领导的充分肯定,但是她回到家中总是会得到他*的不断唠叨,因为她的终生大事总是定不下来,黄海燕笑着说道:“真的很忙,如果遇到合适的,我真想快速解决掉这件大事,然后继续忙我的工作。”

  在最近的工作报告中,黄海燕这样写道:在希望的田野上,我点燃了青春的火把,寻找到了人生的方向,留下了一步步前进的足迹,收获了一份份喜悦。她时刻告诫自己:群众利益无小事,一定要以人为本,以民为天。带着坚定的眼神,她表示,今后将用更加丰富的知识来武装自己,以更加复杂的工作来挑战自己,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身到为民服务和干事创业的工作中去,做一名让组织和群众更满意的大学生村官。

  扎根农村不喊“苦”

  施夏燕是四甲镇的一名大学生村官。刚上任时,她就尝到了田间饭的滋味。那时候是土地流转最艰难的时刻,镇上正在二桥村争取200亩的蔬菜大棚,这可是大事。每天,她都跟着镇长走村入户,一次又一次上门,耐心细心地宣传,做思想工作。中午的盒饭送到田间,大家就坐在田头匆匆吃完就继续工作了。

  刚毕业的施夏燕从没见过这种阵势,边吹着冷风,边吃着可能掺杂尘土的盒饭,这是她始料不及的。“但看着经过多次做工作的农民开始理解、接受蔬菜大棚这个新鲜事物的时候,我心里也有了小小的成就感。”施夏燕笑着回忆道。在二桥村的这段时间,施夏燕对农村基层工作有了第一印象,那就是苦、累、多、杂,但这不仅没有击退她的意志,反而让她更有勇气。这段培训的日子,为她扎根四扬村做了很好的铺垫。

  施夏燕心地善良,这是在农村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优点。残疾人信息搜集工作完成后,施夏燕发现村里一户人家的女儿因糖尿病双目失眠,小姑娘才25岁,原本是一位幼儿园教师,有着活泼外向的性格,是爸妈的骄傲,但现在却只能整天窝在家中以泪洗面。看着孤单的盲女和盲女无助的父母,施夏燕暗自决定帮助她恢复勇气。

  说干就干,她在网上找了各种各样的资料,有跟失明人群交流的技巧,有开导残疾人恢复自信的方法,还有一些让人心情开朗的笑话等等。充分准备后,施夏燕开始去接触这位女孩。刚开始,女孩明显对她有抵触情绪,不愿开口说话。但时间一长,她还是取得了盲女的信任,盲女讲起自己经历过的许多事情。再后来,盲女愿意分享女生之间的小秘密了,时不时发出开心的笑声。“看到她的笑容,我感觉像是温暖的阳光播撒在心头,我突然对村官这份工作充满了喜欢。”

  创业是每个大学生村官的必修课,但在施夏燕心里,带着群众一同致富是她的一个理想,而组织上又正好给了很多政策上的便利,她便开始行动起来。一心想在农村发展的舅舅正好也在寻找农业项目,两个人一交换意见,觉得休闲农场是个好项目,不谋而合。从此,他们便开始走上创业之路。舅舅为了鱼塘换水,在鱼塘边的汽车里睡了好几个晚上;施夏燕则在同龄的女孩子逛街、购物、看电影的时候挥动着手里的竹竿赶着鸡鸭进窝。这些苦和累她都承担了下来,农场也有了起色。施夏燕便和舅舅商量着如何扩大养殖规模,于是决定和村民合作,将一部分鸡鸭分散到农户手中饲养,再进行回收。她的这一举措也让村民增收不少,村民对这个城里姑娘的创业表现出了热情,而她便真的成了村民致富的领路人。

  2009年上半年,施夏燕被任命为四扬村总账会计,这项工作让施夏燕有机会和四扬村的每一户村民接触,她说:“作为村官,熟悉了解每一户人家是必要的,既然在村里任官,全体村民就是我的家人。”

  然而,当会计一开始也是对施夏燕的一大挑战,因为她要一个人去村民家中征收一事一议上缴款和水利工程费。面对挑战,施夏燕虽然心里打鼓,但也只能硬着头皮上,她暗下决心,既然做了就要做最好的。

  万事开头难,顶着烈日,走在乡间小路上,看着一张张陌生的面孔,她会茫然得不知该往何处走,心里暗下好几回决心,才走向一户人家。“你好,我是村里新来的会计,来收上缴款和水利工程费的……”声音低得像蚊子叫一样,连自己都听不清了。主人正忙着手里的活,皱着眉头问施夏燕说的什么,她便鼓足勇气提高嗓音把刚才的话重复了一遍。“噢,你是村里新来的会计啊,早就听说了,原来就是你啊,快屋里坐,屋里坐,外面热得不得了……”看着热情的主人,施夏燕渐渐把羞怯和顾虑抛在脑后,大方跟他攀谈起来。主人说:“这钱我们早就等着交了。”原来老百姓对大学生村官早有耳闻,还那么热情,施夏燕兴奋地开起了发票。

  在乡村的每一天,施夏燕尽其所能给群众带来帮助,哪怕只是打一个电话这样细小的事情,当她看到村民们紧锁的眉头舒展开了,吵架的兄弟握手言和了,她都觉得幸福,乐在其中。这位在四扬村“宅”了两年多并且还将继续“宅”下去的村官坚信:平凡的小事能让她感到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的意义,虽然不能惊天动地,但群众能感受到她想要帮助他们的真诚的心,那就足够了。

【编辑:clmqfy
[发表/查看评论]

  新闻投稿/广告投放/频道合作 联系人:黎主管 EMAIL:2408803090@qq.com

 

开心一刻.漫画地带

新农村网搞笑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