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成都3月27日讯(记者 侯青伶)67岁的钟树祥是自贡荣县双石镇金台村的村民,跟城里老人一样,他已经过上了安逸的养老生活,大儿子和媳妇在东莞打工,一个月至少能寄五千块钱回家,二儿子已经在重庆江津定居,有房有车。他在金台村的居民安置点有一套130平方的房子和36平方的门面
在成立新农村综合体之前,钟树祥还过着靠着一亩三分地的粮食为生的生活。
何为新农村综合体?通俗地说,就是建立一个村民集中居住点,将以前的宅基地退耕,招揽业主入驻,将这些耕地用于产业发展。同时,配套齐全的基础设施、完善的公共服务功能、健全的组织建设和社会管理,初步体现城乡一体化格局的农村新型社区。
做为全省城乡统筹分类试点三个市之一的自贡,七星湖和金台村两地已经成为其成熟的新农村综合体
农民年均收入扶摇直上
在金台村,农民有六大机制保障持续稳定的增收,一是土地入股合作经营,二是财政项目资金量化股份;三是农民自筹资金入股专合社;四是订单蔬菜生产;五是生猪寄养代养;六是联建养殖小区分户饲养。
范恒富也是金台村的居民,今年60岁的他家里有6口人,以前他住在马鞍村,现在被重新划到金台村。对于这一改变,用他的话说,以前“山又高,坡又陡”,如今在集中居住点生活相当方便,超市、医院、道路,所有的基础设施都配备的齐全,更重要的是日子越过越红火。
范恒富的老婆在巴尔农牧集团当两个组的组长,每个月工资两千多,范恒富自己有时候也会去打工,一天60块钱左右。算下来,一个月老两口大概能挣上四千块钱。而且流转土地按每亩700斤的产量核算,以市场价收购,六口人的一家子能得上一千多块钱的收入。“以前种地的时候,除了自己吃所需的粮食,一年下来种水稻、玉米、小麦所挣的钱不多,除去肥料、种子、农药、人工的成本,也就只剩下一千多块钱的利润”,范恒富粗略地算了算。
多领域发展
乡村酒店、农家乐成趋势
毕相超是四川凯基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一直做化工企业的他相中了七星湖这块宝地,在七星湖旁的建设镇建了凯基乡村酒店,酒店先后引进会议、电视剧组入驻,每个月有20万的利润。对于乡村酒店,毕相超有自己的看法,“乡村酒店是未来的发展方向,渡假、休闲、开会都将走进乡村酒店”。
除了酒店,建设镇还有20多家农家乐。黄勇今年28岁,以前他在外做厨师,一年收入大概2万。2010年,他回到建设镇固胜村开起了农家乐,一年至少收入五六万。
在建设镇和陈佳镇建立七星湖新农村综合体有独特的优势,早在上世纪80年代,这一片区就开始发展乡村旅游业,而且有七星湖做依托。在这一带,柚子、梨等水果也有栽种。
做了前期详细的了解之后,毕相超决定流转2260亩土地,800亩养殖水产、800亩种花卉林、20亩大棚蔬菜、几十亩玫瑰园,还有600亩种葡萄,这批葡萄明年就能挂果。去年,200多亩的枇杷和梨就赚了28万左右,除了20万的土地流转费,也有8万块钱的收入。
“我们也为本地村民提供了务工机会,我的化肥厂的工人一个月收入3000块以上,酒店的员工每月有1500的月薪,农业技术工人100块一天,一般的农业务工人员30――50元不等”,毕相超开始从最初的化肥领域转向多领域经营。而他选择在七星湖发展是因为化肥的使用基地在农村,做成的各种种植区还成为客户的参观基地,当然,设施农业也会“村民议事会”决定重大事件
村委会干部不在其列,由组长和村民一起组成“村民议事会”,项目建设、土地流转、产业引进、村企合作等重大事项均由村民共商共议并形成决定。这项在七星湖新农村综合体的创新组织管理模式在自贡尚属先例。
“S305村级景观大道有9公里长,之前的规划是7米宽,但经‘村民议事会’商量,最终决定该路扩宽至14米”,原贡井区农工办副主任刘宁称这项举措突出了农民的主体作用,极大提高了群众参与、支持并主动配合新农村建设的热情。到目前为止,七星湖新家村综合体的集中居住率高达94.8%。
据了解,项目建设严格实行招投标,村委会委托中介监理,议事会派驻农民现场代表,逗硬工期和质量,按交叉作业平行推进方式加快推进项目建设速度,并在实践中创新出“三周工作法”、“三个一”管理模式。
所谓“三周工作法”就是管理人员必须提前策划三周内的工作计划、参与建设的业务部门要排出两周内的工作计划,现场施工人员要制定一周内的操作计划。而“三个一”管理模式则是现场管理人员每人每天写出工作日志,牵头部门每周进行工作评比,监督部门每三周出一次工作通报。
基础建设完善
“川南都市农业观光主题公园”指日可待
宅基地复耕之后,政府按照每人6000元进行补助,村民再到居民集中居住点按每平方700块钱的价格购买房子。但是随之而来的是各种基地设施的配套问题。
记者在居民集中居住点看到,除了超市,还有小型的社区医院、警务室。在村里还有便民服务中心,村民们不出村就可以办事。
除了S305村级景观大道,便民道已经通达各户。新农村综合体区域内以前未通水、通气的也已经全面实现水电气三通。
而据规划,七星湖亲农村综合体将打造“川南都市农业观光主题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