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嫂林少英同志先进事迹
宁德消防支队消息 林少英,女,1968年7月出生,福建莆田市人,大专文化程度,现为福州市液化气公司会计,宁德市消防支队党委书记、政治委员张文春的妻子。她十多年如一日地全力支持丈夫工作,无怨无悔地为消防事业默默奉献。在她的理解、支持和付出下,丈夫张文春全身心投入工作,多次获得部队和地方党委政府各级荣誉及立功嘉奖。十多年如一日,为支持丈夫,她一人包揽了全部家务,孝敬婆婆,哺育幼子;为支持丈夫,她用言行践行了一名新时代警嫂特有的坚韧与干练。她自强自立,通过成人高考,取得了大专文凭。工作勤奋,钻研业务,成为单位的业务骨干。她无愧是丈夫的坚强后盾、消防部队的好警嫂,显现出她对消防事业的大爱无私。
“选择他,我不后悔”——警嫂林少英同志先进事迹
她,一名普通而又出色的职工,一名优秀公安消防警官的妻子。
她,十年如一日地全力支持丈夫工作,无怨无悔地为丈夫的消防事业默默奉献,是丈夫的坚强后盾,单位的中坚力量,官兵的好警嫂。
她就是福州市液化气公司会计,宁德市公安消防支队张文春政委的妻子林少英。在她超越常人的艰辛付出下,换来的是丈夫的累累硕果。自张文春2006年5月调宁德任职以来,作为支队党委“一班人”的班长,他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始终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恪尽职守,攻坚克难,立足岗位实际,认真履行职责,积极抓好党务工作,不断加强班子和队伍建设,狠抓各项组织制度落实,带领政治部门和各级政工干部深入开展政治工作。按照“抓班子、带队伍、促工作、保平安”的工作思路,牢固树立“加快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艰苦创业”四个理念,与支队班子成员一道抓机遇、迎挑战,谋发展、求突破,积极当好党委、政府参谋,赢得党委政府对消防工作的重视和支持,使宁德消防工作和部队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保持了部队和火情双稳定。同时,他创新提出了“和谐相处、快乐工作”的理念,引导和促使党委“一班人”顾大局、识大体,自觉维护“班长”的领导和班子的团结,人人争着挑重担,班子团结无内耗,凝聚力、向心力强,形成了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党建工作和班子建设得到了巩固和发展。2007年6月被公安部消防局评为全国公安消防部队“优秀党务工作者”。
生活让她学会舍弃
1968年9月,林少英同志出生在莆田一个农村的家庭,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农村生她养她,使她学会了什么是坚强、什么是独立、什么是奉献。高中毕业后,凭着自己的任性,很快就找到了一份合适的工作。然而,1991年,她与张文春同志懈逅,两人从相知、相识到最终相爱,共同的志向和追求,使他们在1992年7月结成了人生伴侣。
作为一名警嫂,她深切理解丈夫的工作和责任。结婚后不久,丈夫就调离了岗位到了总队机关,责任重,工作忙,虽然共同生活在一座城市里,两人却很少能有机会相聚。她爱自己的工作和事业,也爱自己的家庭,她常常把自己摆在丈夫的位置上设身处地的前思后虑,为了丈夫的事业,为了照顾年迈多病的父母双亲,为了家庭,她逐渐懂得了什么是放弃。她作出了艰难的选择,决定把自己对事业、对生活的强烈追求,化作对丈夫的鼎力相助。为了不让自己的丈夫分心工作,所以,在丈夫1997年调入省公安厅工作后,她毅然决定随夫调进福州市液化气公司工作,默默地支持丈夫。
情感中秉承理性
做一个消防警官的妻子,有时候比一个警官承受的还要多。春夏秋冬,风风雨雨,使林少英从一个娇姑娘成为一名坚强的警嫂。她忍受了常人难以忍受的分居之苦,用瘦弱的身体撑着一个幸福和谐的家,为了让丈夫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消防部队建设中去,她从没让家务琐事影响到丈夫工作,一人包揽下了全部家务和孩子的教育。当为了生活操劳而疲惫地回到家中,又要扛起繁重的琐事,电路坏了,煤气停了,孩子生病了身边却连个帮手都没有……她也曾埋怨过,也曾流泪过,但这所有的一切,她都默默承担下来。林少英说:“我的付出就是要解除丈夫的后顾之忧,让他全身心投入工作,为更多的人带来安宁和幸福。”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1996年11月23日,一直推迟生育的她面临分娩,在女性一生中最艰难的时刻,丈夫却因公出差不在身边,产后的她一个人呆在医院里10多天,父母要求她给丈夫打个电话催其速回,可她坚持没有打。1997年2月,张文春因工作需要,调入省公安厅工作,然而,刚出生的孩子还不满3个月,更需要父亲的呵护,自己也更需要丈夫的陪同。这时,林少英犹豫了,自己的父母也难以接受了;面对孩子的幼小、丈夫的选择、父母亲的责怪,她作出了最大了决定:不管多苦多累,一定要支持、理解丈夫的工作,一定要说服自己的父母。于是,她自己亲自照看孩子,把所有的爱倾注在丈夫和孩子身上。2006年5,张文春又离开福州到宁德消防支队任政委,回家的时间更少了。这些年来,丈夫在家的时间屈指可数,家庭带给她的负担有增无减,她都默默地承担着,无怨无悔。儿子从幼儿园到小学,至今老师不知道孩子父亲是啥模样,曾多次问道:“宏博,你有没有父亲?”对此,儿子是多么委屈啊!多重困难压得她喘不过气,但她始终没有让丈夫分心。
她对丈夫爱得严肃。随着丈夫一步步走上重要领导岗位,她越来越关心丈夫的学习,常常鼓励丈夫加强学习,先后支持丈夫参加了福州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公共管理理论与实务硕士研究生学习。在她的鞭策和协助下,丈夫努力学习,钻研本职,先后在各级媒体上发表调研论文30多篇,并多次获奖。不论丈夫在纪检、人事还是领导岗位上,她经常警醒并要求丈夫做到“常在水边走就是不湿脚”,严格自律,老老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工作,扎扎实实做事,清清白白做官。在她的支持下,丈夫勤奋敬业,实绩突出,多次被公安部、消防局、省公安厅、省消防总队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人民警察等。
用真心写真实
林少英常说:嫁给了消防警官,就要为他排忧解难,要勇挑家庭的重担,解除他的后顾之忧。在别人眼里,她是丈夫的好妻子,儿子眼中的好母亲,父母的好女儿,公婆心中的好儿媳。
作为母亲,她承担起儿子张宏博的抚养教育责任,倾注了大量心血,为了教育好儿子,林少英是又当爹又当娘,管教儿子时要装出严父的样子,却又放不下慈母心。从小抓起,幼儿学识字,小学重引导,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寒暑假带着学习书法、音乐、体育。儿子多才多艺,品学兼优,4岁起就进入了学前班,从幼儿园至今,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在班上还经常与同学一起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活动;最可爱的是,他从父亲身上学习到的一些消防知识传授给班上同学,还经常告诉同学:“发生了火灾,怎么拨打119报警,怎么逃生自救等”,在他的引导下,班上100%的同学已经学会了防火的基本常识。人人夸他:“无愧是消防部队的孩子,是同学身边的119”。
作为媳妇,她极尽孝道。丈夫老家在福州永泰乡下,上有父母,下有兄弟,父母年老体弱。几年来,丈夫因工作繁忙,回家探望机会少,公公婆婆的情况,她常挂于心,每月总要固定地挂上几回电话,了解老人近况,嘘寒问暖,老人们有什么需要时,只要走得开,她都是亲自跑一趟。每逢节日林少英都主动买上礼物到乡下去看望公婆,为公婆做饭洗衣以尽孝心,有时邀请公婆来省城居住,以此来抚慰丈夫忠孝不能两全的遗憾和伤痛,婆婆经常念叨“比闺女还亲”。在福州永泰东洋,村民们都知道张家有一个在省城工作的比亲生女儿还亲的好媳妇。
作为警嫂,她情同手足。每次来到宁德,经常与部队官兵打成一片,成为部队“编外指导员”,战士心中的知心姐姐。2006年7月,宁德遭受百年不遇的超强台风“桑美”袭击,她二话没说,从微弱的工资中取出500元捐给灾区;战士小李家庭贫困,妹妹得了白血病,需大笔医疗费用,林少英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自己淘钱以部队名义寄到小李家里,并打电话嘱咐小李安心工作,只要有部队组织,什么困难都能够战胜。
为支持丈夫的工作,也为了支持消防事业,林少英同志付出了大量的精力和心血,可对待自己并没有马马虎虎。她勤奋好学,自强自立,多年来,在认真学习钻研本职的同时,不断地充实自己,先后参加了福州电大自学考试,取得福州大学财会专业学历,还参加计算机资格考试,都取得证书。来到福州液化气公司从事会计工作,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每一次岗位和角色的变换,她都能勤奋工作,努力进取,表现出良好的个人素质和较强的工作能力,深受同事和领导的好评。从事财务工作,不得有任何的马虎和闪失,她经常告诫自己,活到老还要学到老,才能够更好地胜任本职工作,于是,工作中,她一边钻研专业知识,一边虚心向单位同事请教,做到“不耻下问”,严守财经纪律,做到廉洁自律,正由于她的出色表现,单位从未出任何差错,多次被单位评为先进工作者。
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总有一个伟大的女人,林少英作为一名警嫂,她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为丈夫投身于消防工作和部队建设付出了很多,她无愧于警嫂这个光荣的称谓,“多年来,我饱尝了‘警嫂’的酸甜苦辣,但我无怨无悔。”林少英将继续用她博大的爱心与丈夫执著地为消防事业共同谱写更加感人的奉献之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