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网】(通讯员 强平龙 记者 邱海鸿 )当前,中国迎来了“四二一家庭”时代,大多数“80后”子女须赡养四位老人,承受了巨大压力。然而,公道镇埝桥村的窦如娣夫妇,却赡养了六位老人:年过花甲的公公婆婆、耄耋之年的堂房爷爷奶奶、两位古稀之年的伯父,演绎了一个大孝亲情故事,在当地传为美谈。
给六位长辈当“家庭医生”
8月27日,天才蒙蒙亮,窦如娣就起床,用长了不少茧子的手淘米、洗菜、刷锅……开始了忙碌的一天。8点半,凉拌黄瓜、炒青菜……一桌饭菜上了桌,她就开始招呼老人们穿衣、洗漱,准备开饭。
窦如娣的生活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照顾老人,教育子女,这些成为了她生活中的重要内容,辛苦、忍耐、付出,她不仅无怨无悔,反而乐此不疲。
窦如娣,今年43岁,是一位幼儿老师,当初与丈夫刘成的恋爱,因为刘成的家庭情况特殊,遭到了父母的强烈反对。刘成不但父母年事已高,家中还有堂房爷爷奶奶、两个伯父,都是孤寡老人,从未婚娶,身边无儿无女,赡养的责任都落在了刘成的身上。但是,20岁的窦如娣毅然地嫁给了心地善良的刘成。
爷爷奶奶、两位伯父本来自己有两间小屋,但是在窦如娣的要求下,他们一直与窦如娣夫妻生活在一个屋檐下,一个大家庭过得其乐融融。
老人们基本都有家族遗传的高血压,窦如娣为家里专门买了水银量压仪和家庭药箱,半个月为老人们测一次血压,安排老人按时吃药,并合理调节药物的剂量。另外,还为老人制定了科学的膳食标准,饭菜尽量少油腻,经常为他们烧鱼、炖鱼汤,补充营养,俨然已是一位“家庭医生”。
暴雨中抱着奶奶辗转医院求医
奶奶体质虚弱,长期疾病缠身,这是最让窦如娣牵挂的。
2005年夏天的一个傍晚,80多岁的奶奶到邻居家串门时发着高烧,精神恍惚,窦如娣二话不说,一把抱起奶奶往村诊所跑,当时外面突然下起了瓢泼大雨,到达诊所时,她已经全身淋湿了。经诊治后,医生认为病情严重,需送到黄珏医院。冒着暴雨,窦如娣租了一辆面包车,心急火燎地抱着奶奶坐上车往医院赶。到了医院,窦如娣满头大汗,汗水雨水浸湿了全身,自己染上了感冒。
由于丈夫在外上班,窦如娣只能一个人每天陪在奶奶的病床旁。奶奶去年离世,享年88岁。去世前,她经常对窦如娣说:“我的命是你救回来的。”
照顾爷爷像是待孩子般
爷爷也是去年过世的,享年89岁。在世的时候,他只吃素不吃荤,不喝酒不抽烟,但偏爱吃零食,对花生、瓜子、桃酥等情有独钟。多年来,窦如娣烧饭的时候,都首先专门为爷爷烧好饭菜,从不厌烦。下班回家后,就到商店为爷爷备一份丰富的零食,20年来,已经成为习惯。
2006年10月,从地里薅完草回家的路上,窦如娣夫妻俩远远地就看见,爷爷走路晃晃悠悠的,让他们看得心惊胆战。窦如娣和丈夫商量后,立即就把爷爷送到了扬州市中医院。检查发现,爷爷颅脑内小面积血管梗塞,而且越来越严重,后来就认不清人了。
患上痴呆症后,爷爷的手脚便不受控制了,饭、菜、汤,不时洒在床上,抓零食的手,也经常往被子上揩。有时,还出现大小便失禁。面对这种情况,窦如娣没有嫌烦,默默地烧好热水,卷起袖子,把所有脏衣脏被都洗干净了,这个时候,家里院子全是晾晒的衣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