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网

求财问计 >>涉农政策 >> 综合新闻 >>正文
眼科专家呼吁:重视青少年青光眼宣传和高危人群普查
2012-3-30

来自:网落

新闻中心讯 3月17日是世界青光眼周最后一天,上海市青光眼俱乐部成立15周年庆祝大会在我校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举行,与会专家呼吁,青光眼属高发病,且危害巨大,防治工作任重道远,全社会应共同关心重视青光眼防治工作;政府应该加大财政投入和医疗建设,加强专科医生培养和三级联络网建立;重视青少年中的宣传和高危人群普查,降低青光眼的用药费用,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并增加青光眼科研经费投入,开发我国自主青光眼药物。

同日下午,上海市青光眼学组专家为患者和市民进行义务咨询,并向他们赠送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孙兴怀、孔祥梅主编的《了解青光眼,战胜青光眼》一书,受到欢迎。

上海市医学会领导夏宗英,著名青光眼专家、原眼耳鼻喉科医院院长稽训传教授,上海市青光眼俱乐部东区活动负责人、北站医院眼科主任肖明教授等出席庆祝大会,并为青光眼患者获奖摄影作品和“金点子奖”颁奖;与会专家和青光眼患者代表为俱乐部成立十五周年点燃生日蛋糕,唱响生日歌。

据了解,青光眼是一种常见的不可逆、但可以控制其进展的致盲性疾病,其防治已成为世界各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预计到2020年,全世界将有7960万人患有青光眼,其中1120万人最终可能成为双眼盲。因其致病机理复杂,表现形式多样,患者几乎都对它心怀恐惧,情绪很不稳定。病人沉重的心理负担,需要通过一个平台来传播有关青光眼的基础知识,缓解病人的紧张情绪,从而更好地配合医生治疗。为此,在中国眼科医师协会副会长、全国青光眼学组副主委、上海市青光眼学组组长、眼耳鼻喉科医院院长孙兴怀教授的倡导下,由上海市医学会眼科学会、眼耳鼻喉科医院以及多家医院在1997年2月共同创建。俱乐部主要由青光眼专科医生和患者组成,以“有生之年不失明”为目标,鼓励青光眼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15年来,俱乐部共举办了上百次丰富多彩的活动,先后邀请了众多专家做专题讲座,不仅介绍青光眼疾病的科普知识,还就患者心理因素、全身疾病、中医中药以及气功与青光眼的关系等作了深入浅出的讲解,使他们对自身疾病有更广泛的认识,懂得如何自我保健、观察病情、合理用药,并能更好地理解和配合医生治疗。目前,俱乐部注册成员累计已超过1000名,绝大多数为上海患者,还有在沪工作的港台人员和江浙患者。

青光眼俱乐部作为医患沟通的桥梁,使青光眼的治疗模式从单纯的生物物理治疗模式转变成更有效、更人性化的生物、心理、社会模式,为青光眼患者带来了福音,并探索出了一条更适合现代社会发展的青光眼治疗之路。俱乐部的讲课使会员对青光眼疾病的常识有了良好的认知,会员之间的交流和鼓励也消除了患者对青光眼的恐惧,树立了战胜疾病的信心,俱乐部被会员称为“温暖的家”。其经验以及提高患者认知度的成果等已多次发表在国外SCI期刊上,受到国内外同行关注。

孙兴怀会上透露,据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德国、西班牙、日本、巴西等7个国家一项对4352名(2020男性,2332女性)40岁以上患者的全球青光眼调查发现,害怕致盲是患者最主要的担心因素,其中72%认为会影响开车,64%认为不能工作,56%认为不能外出;60%的人过去一年没有去眼科检查,近一半40-49岁的人没有作常规眼科检查,更没有认识到眼部健康的重要性。这些人中,眼部检查往往被忽略,1/5已经有眼部疾病的人没有每两年检查一次,3/4人没有被其他医生告知随着年龄增长应该去眼科医生处就诊,60%有青光眼危险因素的人也没有被告知应该作检查眼睛(仅40%有家族史的人被建议去看眼科)。这些人缺乏对青光眼的认识 ,其中对青光眼可以致盲的认识率很低,1/4 的人不知道什么是青光眼,1/10有家族史的人不了解该病,40%的人不知道青光眼可以致盲,眼压作为青光眼的重要危险因素被忽略,1/2 的人从来没有测量过眼压,60岁以上的人,超过一半没有测量过眼压,有家族史的人,43%没有测量过眼压,许多人没有因为年龄增长而去测量眼压,40-49岁人群和60岁以上人群去测量眼压的比例都是43%;很多人不知道随着年龄增长患青光眼的危险也会增加;但对于血压,60岁以上人群比40-49岁人群关注度高40%。许多患者不知道青光眼的后果,也不知道青光眼可以控制,更不知道青光眼经过治疗可以明显减少致盲。

300名上海市青光眼俱乐部会员与314名普通青光眼病人一项对比调查问卷表明,上海市青光眼俱乐部会员对青光眼疾病的常识表现出良好的认知度,在对自身病情认知程度、对疾病的认知程度、以及对生活方式等问题上,两个人群的答题正确率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发表/查看评论]

  新闻投稿/广告投放/频道合作 联系人:黎主管 EMAIL:2408803090@qq.com

 

开心一刻.漫画地带

新农村网搞笑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