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消息
本报讯(记者 柯美杰 通讯员 叶壮)昨日,武昌蒲公英悦读小镇“儿童悦读点灯会”在傅家坡小学举行,会上向武昌区近5万小学生家长发出倡议:每晚睡前亲子共读10分钟以上,每学期共读一本好书,每月带孩子逛一次书店。
据了解,蒲公英悦读小镇是在武昌区教育局支持下成立的武昌儿童悦读志愿者社团,采取实名会员制,以小学师生、家长和义工为主。该小镇发起人王鹃说,目前学生以及家长都未形成读书的好习惯,一些人往往以“没有时间”为不读书的借口,还有的人是因为条件不具备。他们希望通过努力,让读书成为儿童的一种好习惯。
蒲公英悦读小镇将实施校园(班级)悦读、家庭亲子悦读、社区悦读小站、年度小镇悦读嘉年华等四大行动。其中在校园悦读中,要求学校完善班级图书角、每天固定自由悦读时间10-20分钟,每学期全班共读一本好书。
他们还要求家长行动起来:家庭成员每天拥有固定自由悦读时间30分钟左右,每晚睡前亲子共读10分钟以上,每学期共读一本好书,每月带孩子逛一次书店。“我们希望父母不仅要求孩子读书,还能给孩子做一个好示范。”王鹃说。
蒲公英悦读小镇社区悦读小站正在筹建中,届时小站内将会有500本左右的儿童图书,大学生义工将负责管理,并给孩子们讲故事。此外,小站还将开展悦读嘉年华活动,开展好书推荐论坛、家长讲座、作家见面会等。
据介绍,傅家坡小学、中华路小学、回民小学、八铺街小学、四美塘小学已经加入蒲公英悦读小镇,未来武昌近5万小学生及其家庭都有望加入。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武昌小学生随时都能读到好书,人人都爱读书,每个家庭都有条件读书,让悦读成为终身习惯。
董宏猷:家长应给孩子进行苦难教育
“现在中小学生作文华丽而虚幻,缺乏生活气息。”昨日,湖北省作协副主席、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董宏猷做客傅家坡小学时说。
董宏猷是楚才作文竞赛的评委,他说从近几年的楚才作文竞赛来看,学生作文词语华丽,但非常空洞,以身边生活为题材的作文越来越少,“更别谈对生命的感受!”董宏猷说,写作文要写熟悉的生活,但目前中小学生写作文共性太强,受网络等冲击太大。“我儿时在农村当放牛娃、在城市拉车等经历后来都成为我创作的素材。”
董宏猷认为,这跟当代中小学生缺乏生活苦难教育有关,“现在的父母都不希望孩子经历我们那一代的苦难,但不能不给孩子进行苦难与挫折教育。”他建议给孩子看《卖火柴的小女孩》等类似的文章,让他们从文学中了解苦难。
本报记者 柯美杰 通讯员 叶壮
作者:柯美杰 叶壮来源长江商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