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网

   农村新闻 >>新闻资讯 >> 政府推荐 >>正文
即墨涌现千余“课堂农民”活跃田间地头
2012-8-13

  富家也“富脑” 增收再“增智”

  即墨悄然涌现千余“课堂农民”活跃田间地头

即墨涌现千余“课堂农民”活跃田间地头

  7月31日,40岁的山东省即墨市龙山街道办事处王家葛村的农民王道洪,高高兴兴地从青岛农业大学领回了畜牧专业成人高等教育大专班的第二学期的学习书籍,他高兴地说:“以前我做点小生意,富了以后我发现自己文化水平不高,现代农民要想富,就要学文化学技术,所以我就报名参加青岛农业大学成人高考,录取后我定期到大学课堂学习,农民进大学门,开了眼界,学到很多知识,学成以后我要发展现代畜牧养殖,为周围的畜牧养殖户传授现代养殖知识。”

  富家也“富脑”,增收再“增智”,如今,在即墨市的农村,放下锄头“进课堂”,走出课堂“增收忙”成为一种新的农村时尚。据统计,即墨市涌现出1300多名通过参加成人高考、远程教育等途径而走进 “知识殿堂”的“课堂农民”,参加中专、大专、大本等学历教育,在农民中出现一种比学习、比科技、、比知识、比致富的时代风尚。

  近年来,即墨市在富民增收进程中,广大农民在增产增收的舞台上大展身手,移风店、刘家庄、七级镇的蔬菜种植农民实施优质蔬菜示范区建设项目,初步建立起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的良性循环模式,据统计,全市现露地菜种植面积可达21.04万亩,全市特色农业基地达35万余亩,全市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达921个,入社成员约2.82万户,涉及的领域有种植、水产、畜牧、加工及农机服务等行业,即墨市存栏2万只以上的蛋鸡场发展到61家、年出栏3万只以上的肉鸡场277户,年出栏生猪500头以上的养殖场204家,存栏奶牛100头以上的养殖场37家。全市涌现出8万多农民在工商部门注册成为个体工商户。

  一部分鼓起“口袋”的农民开始发现一个制约再发展的瓶颈,就是文化知识和发展形势不相适应,网上交易平台、先进种养技术、瞬息万变市场动态等一些现代知识严重匮乏,后续发展缺乏“智力支持”。对此,一些头脑灵活的农民开始萌发读书学习的想法,该市有关部门给予大俐扶持,该市财政每年拿出1000多万元专门用于对农民实施技能培训、农民专业文凭教育和奖励,该市农业局在即墨市农广校适时推出农民报考种养殖专业读书学习减免学费的优惠政策,即墨市技工学校、即墨市第一职业中专、即墨市第二职业中专等职业学校扩大了适合农民学习的技能培训和农业专业教育内容,该市财政对参与对农民进行技能培训和学历教育的学校给予一定资金补贴,即墨市畜牧兽医局还从全市选出20名热爱畜牧养殖的农民通过参加统一考试,录取参加青岛农业大学的畜牧专业的大专班学历教育,成为全市首批“农民畜牧养殖大学生”。该市鼓励政策成为引导农民争相读书学习“充电富脑”的“强力磁场”,农民读书学习蔚然成风。

  该市移风店镇家西村的蔬菜大棚专业户王志本今年报名参加了即墨市农广校种植专业学习,如今,他美滋滋地站在自己的大棚里,看着长势喜人的黄瓜、西红柿等大棚菜说:“我在当地种植大棚菜比较有名气,如今我通过上即墨市农广校学习认识到了品牌农业的价值和潜力,今年我决定把种植的大棚菜培育发展上注册商标,有了注册商标种植的大棚菜肯定进商场超市,价钱肯定增长30%以上。”现在,像他这样通过进“大学课堂”而萌发发展品牌农业的农民不在少数,到目前,该镇“课堂菜农”已经及时申请了“移风”等3件农产品商标,有力的促进了农民增产增收,目前全镇发展蔬菜种植面积4.6万亩,全镇蔬菜年总收入2.1亿元,占到农民总收入的60%。该市农产品的商标注册量已达到300多个,在申请注册商标80多个,“商标田”发展到30多万亩,直接带富8万余农户。(李云克)

  相关阅读:

  山东即墨1310岁酸枣树结满累累硕果

  响水河镇梁家河村:春秋瓜棚发展速度迅猛

[发表/查看评论]

  新闻投稿/广告投放/频道合作 联系人:黎主管 EMAIL:2408803090@qq.com

 

开心一刻.漫画地带

新农村网搞笑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