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心映沙颖 真情暖万家
——记农民的好公仆:西华县纪委书记刘体峰同志
刘体峰,男,中共党员,本科学历,现任中共西华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上任以来,他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党的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和中纪委十七届五次、六次全会要求,结合学习贯彻《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若干规定》,认真履行职责,根据上级部署,扎实开展了全县农村低保政策执行情况专项检查,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一、把握全局,为低保检查提供一个指南
为开展好工作,确保工作正确方向。首先,他坚持认真学习上级有关农村低保的文件、规定,认真领会领导讲话精神。努力掌握农村低保新知识、新理论,为开展专项检查工作提供理论指导,做到“打铁先须自身硬”;其次,建立全县农村低保专项检查领导组,定期召开会议,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问题;第三,积极发挥农村党风室组织协调作用,定期听取工作计划、进展情况汇报,督促做好全县农村低保清查工作。第四,按照他的安排,西华县纪委、民政局、监察局、审计局联合下发了《西华县农村低保政策执行情况专项检查工作实施方案》,制定了“检查督导人员工作纪律”,召开了农村低保政策执行情况专项检查动员大会及工作推进会,并抽调40余名业务强、素质高的人员组成10个工作组,分别由一名领导带队,进驻乡村指导工作。工作中吃住在乡,没有一起违规现象,为扎实做好检查工作提供了组织保障。
二、 宣传到位 ,为检查工作营造一个氛围
为了让党的惠民政策深入人心,家喻户晓,在社会上营造农村低保检查的浓厚氛围,全县上下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宣传。一是在全县乡村主要街道张贴标语、悬挂过街联。共张贴宣传标语1200余幅,过街联70余幅;二是利用宣传车。每个乡镇布置一辆宣传车参与宣传农村低保检查的政策,发动群众检举揭发违规吃低保现象;三是新闻媒体。检查中,全县通过周口日报、晚报,西华电视台、广播电台等媒体,大力宣传农村低保资金落实范围,应享受农村低保的条件,农村低保标准,以及对农村低保政策执行情况专项检查工作的意义,周口晚报发消息两篇,西华电视台报道四次,电视公告10天;三是编发工作简报。先后编发简报8期,上级采用2期。另外,还在各个行政村设立举报箱,公示举报电话,以便更好地接受群众举报监督。一系列的举措为农村低保专项检查营造了良好氛围,为低保检查提供了政治宣传保证。
三、全面推进,为乡村解决一批热点
农村低保是群众反映的热点问题。这项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工作量大,为使检查工作不走过场,县纪委牵头,从县民政局、财政局、监察局、审计局等职能部门抽调40余名业务精、素质高的人员组成10个检查督导组入驻乡镇指导工作,每个检查组由一名副科级领导带队,分工到位,责任到人,做到谁检查、谁签字、谁负责。检查采取听取汇报,查阅台账、入户调查等多种形式相结合,重点看是否存在拆户保、合户保、人情保现象;是否做到民主评议、张榜公示;家庭收入核算详细记录、民主评议详细记录、张榜公示材料是否齐全;入户核查审核、审批是否规范;保障资金是否足额、按时拨付;地方配套资金是否到位;一卡通是否社会化发放等。在检查中,工作人员不放过任何一个环节,不留任何一个死角。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依据相关规定及时解决;针对群众反映强烈、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的突出问题进行重点检查;对社会影响大、性质恶劣的,纪委直接查办。截止目前,全县18个乡镇、3个办事处的所有行政村已经检查一遍,按照有关政策规定,共取消2659人低保资格。有效解决了群众长期反映的热点问题,受到群众称赞。
四、心系群众,为贫困送去一缕春意
群众利益无小事。低保专项检查以来,刘体峰同志心系群众,坚持深入乡村调查研究,走进农户家中查看住房、生活条件,了解低保标准,询问困难群众低保发放情况。他先后到迟营的闸口、张庄,东王营的齐堂等18个乡镇、200多个村调研。 当他在检查中发现,个别行政村会议记录不完整,动态管理不到位,低保死亡人员上报不及时。个别村出现名字与被保人不一致等现象时。对这些问题逐一记录,召开会议进行通报,并要求立即纠正。今年8月26日,县委常委、纪委书记刘体峰同志针对发现问题及时批示,就农村低保政策执行情况提出四点要求:一要根据市纪委督察组对我县农村低保政策执行情况给予的实事求是的评价,增强做好此项工作的信心,认真查找问题,发现薄弱环节,继续做好农村低保专项检查工作;二要正确对待低保检查,全县农村基层干部要充分认识“群众利益无小事、低保工作是大事”的深刻内涵,增强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的思想观念,把农村低保工作记在心上、抓在手上;三要认真整改问题,查找自身存在的问题,自查不彻底的要及时改正,要对症下药,下大力气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四要建章立制,建立农村低保工作的长效机制,措施上进一步完善、整改上进一步强化、工作上进一步提高。他严谨的作风为全县低保专项检查工作树立了一面镜子。也给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
五、查纠结合,得到群众一致赞成
全省农村低保政策执行情况专项检查工作开展以来,在刘体峰同志关注下,西华县纪委坚持有件必查,以案带促,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查清查透,处理到位,截止到目前,我县已查结农村低保案件22起,处理干部22人,追回低保金额10余万元。
低保检查中,群众反映艾岗乡铁卢村的两兄弟于2007年底办理了低保,民政局底单也有 他们的名字,仅2010年春节领到600元低保金,其余的没有得到,低保本在支部书记马某处。接到举报后,刘书记立即批示,调查组连夜取证,果断处理,排除了人情干扰。
经查:村支部书记马某于2008年4月份采取合户的方法,将这兄弟于其堂弟一家三口合到一户,并利用其堂弟的身份证在乡信用社办理了一本通账户,一本通账户办好后,没有交给其堂弟,而是由马某保管。在低保款的使用上采取的是:每年春节前取出这个账户上的低保款,给其堂弟和这两兄弟一部分,还将一部分分给其他几户(每户100元到200元不等),剩下的装入自己的腰包。2008年至2010年三年共取低保款9310元,发放5600元,没有发放3710元。审理认定,该同志违反低保政策,弄虚作假办理合户保,冒领他人低保款挪作他用,并利用职务之便侵占低保款3710元。其行为违反了《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若干规定(试行)》第五条第三款规定: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九十五条规定,参照第八十三条,给予马某党纪处分,并责令其退还侵占的低保款3710元。另外,在调查中发现支部书记堂弟不符合低保条件(堂弟、弟媳在无锡打工,正当壮年,才30多岁,堂弟开出租车,弟媳在工厂打工),已建议乡民政部门追回其堂弟一家三口领取的低保款2700元(现已追回);另外兄弟俩父亲去世多年,哥哥上高中,弟弟在上小学,符合低保条件,而兄弟俩几年来仅领到低保款900元,几年来少领3260元。县纪委已把他们少领取的低保款补给他们。最近,兄弟俩的亲属燃放鞭炮,给县纪委赠送锦旗一面,上写“忠诚卫士,人民公仆”。
清河驿乡有一个村干部李某一家5口人吃低保,有爱人、媳妇、大哥、大嫂、二哥。 经查:李某为该村支部副书记,其爱人、媳妇、大哥、大嫂于2008年3月办理了低保(其中其爱人于2011年8月专项检查自查自纠阶段中取消)。2008年2月至2011年6月4人工领取低保款8930元(其中其大哥2009年没有领取)。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县纪委给予李某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并责令民政部门取消了4人的低保资格,追回了低保资金8930元(已追回)。诸如这些案件处理结果,让西华群众看到了县纪委查处低保违纪案件的坚强决心,树立了群众的信心,同时,赢得了群众的一致赞成。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刘体峰同志始终坚守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前沿,他将始终把纪检监察这一崇高事业放在首位,不辱使命,继续树立新时期共产党员、纪检监察领导干部的良好形象,努力实践一名共产党员的庄严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纪检监察这一崇高神圣事业谱写新的篇章!(留青) |